拓印是中華民族數千年文明藝術的高度濃縮,古人用拓印技藝來搜集、保存石刻、印章幣等器具上的花紋與圖案,相當于古代的復印機和照相機。
12月11日下午,戚朝陽老師蒞臨風化街中心小學,和五1班學生一起走近拓印藝術,領略我國璀璨的民間技藝和傳統(tǒng)文化博大精深的魅力。
戚老師熱情地向同學們介紹精美的拓印作品,并耐心細致地講解了拓印的由來、歷史以及拓印在當今社會的發(fā)展和運用。
同學們一邊聽一邊詳細的記錄,被我國古老的文化技藝深深折服,心中自豪感油然而生。
在戚老師的講解下,古樸的漢磚用它那看似輕描淡寫的紋飾,訴說著歷史的滄桑和輝煌。不同類型的漢磚,皆是經能工巧匠們的精心設計、制模、造作、壓坯、陰干等等工序流程,再入窯燒制而成。它們凝聚著古代技藝師們的勞動結晶和成果。
學生們近距離接觸了漢磚,一塊漢磚,就是一種文化!
傳拓是用墨把石刻和古器物上的文字及花紋拓在紙上的技術,是一種傳統(tǒng)的技法。聽上去挺簡單,但是實際操作起來頗有難度,卻趣味十足。宣紙、打刷、水壺、毛巾、墨還有拓包缺一不可,戚老師逐一向同學們介紹工具。
老師向同學們演示拓印的技藝,細致地介紹每一步驟和要點。
學生們在聆聽觀摩之后,躍躍欲試。王宇翔和韓豫希同學作為第一組體驗者認真開始了拓印。他們小心翼翼地先把宣紙平整攤在浮雕上,用拓包沾染墨水,用力均勻地進行拓印。雖然看似簡單但每一個步驟卻很關鍵,經過老師在一旁反復耐心地指導,孩子們順利完成了自己的作品。
通過參與拓印動手體驗,同學們體會到了拓印的樂趣,也深刻感受到我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價值和魅力。



圖文:王思文
掃一掃,分享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