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總書記說:“人世間的美好夢想,只有通過誠實勞動才能實現(xiàn)”。勞動是通向美好生活的唯一途徑,因此,勞動教育不能缺位。要讓青少年學生從勞動中培養(yǎng)勤勞、吃苦、獨立、擔當?shù)葍?yōu)良的個人品質(zhì),從而成為一個更加健全健康的人。 從一定意義說,學生德行的養(yǎng)成、奮斗精神的培養(yǎng)始于辛勤勞動教育。引導學生在成長過程中能辛勤勞動并以此為榮,樹立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信念,這是教育的重點與方向。
“四體不勤,五谷不分”“手不能提,肩不能扛”,這是當下很多學生的生活寫照。作為教育人,我們不能讓孩子從小就與社會嚴重脫節(jié)。我們應該在學生中弘揚勞動精神,教育引導學生崇尚勞動、尊重勞動,懂得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道理,讓學生長大后能夠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chuàng)造性勞動。這是對勞動教育提出的更新更高的要求。
6月18日上午,路東小學組織開展了以“我為插秧下次田”為主題的插秧體驗教育實踐活動。孩子們學習插秧,感受“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的意境。沈老師帶領(lǐng)孩子們來到學校的水稻種植區(qū),為他們傳授了插秧的知識。緊接著,每位學生分到了一小塊“責任田”,領(lǐng)取秧苗后就開始插秧了。不大會的功夫,秧苗整整齊齊地插入泥田中,屬于他們的秧田插上了綠油油的秧苗。孩子們彎腰勞作,親身體驗了耕種稻谷的辛苦,做了一回真正的“農(nóng)耕人”。
讓勞動教育“走”出課本,更鮮活地滲透到教書育人的各環(huán)節(jié),兩年來,路東小學在課程設(shè)置、實施途徑、觀念的養(yǎng)成等方面做出了諸多探索。我們始終認為,不能關(guān)起門來搞教育。只讀書,不勞動,這是錯誤的教育觀,這種教育觀只能培養(yǎng)出惟書惟上惟命是從的書呆子。
學生的健康成長不能“偏科”,教育應該包括德智體美勞全方位的內(nèi)容,既要食肉,也要吃五谷雜糧,如此才能營養(yǎng)均衡。因此,在青少年成長過程中,勞動課必須有一席之地。要讓孩子們接觸勞動,感知勞動者的酸甜苦辣,從而對勞動產(chǎn)生敬畏之情。
袁大金校長表示,今后我們將在全校形成崇尚勞動的氛圍,讓勞動成為時代追求。逐漸培養(yǎng)學生們的勞動精神,摒棄好逸惡勞的惡習,讓勞動的種子在他們心中生根發(fā)芽。
蘇聯(lián)教育家馬卡連柯曾指出:“勞動永遠是人類生活的基礎(chǔ),是創(chuàng)造人類文化幸福的基礎(chǔ)”。勞動教育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是現(xiàn)代教育的主旨之一。勞動教育是提高中小學生綜合素質(zhì)、成就幸福圓滿人生的有效途徑。勞動教育通過以勞樹德、以勞增智、以勞強體、以勞育美,為成就青少年學生的幸福人生奠定堅實基礎(chǔ)。
撰稿人:袁大金
審稿人:袁大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