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徐州人的文化基因之中
徐州地處南北文化交匯地帶,楚韻漢風(fēng)兼容并蓄,兩漢文化、大運河文化、紅色文化等燦爛的歷史文明在這里交相輝映。
作為漢文化發(fā)源地,徐州在漢代形成了自己首個文化高峰。蕭何主持修建石渠閣,盡藏前朝圖書、檔案,陸賈著《楚漢春秋》記秦漢興亡,劉安及賓客撰《淮南子》釋諸子百家理論。
彭城人劉向、劉歆父子以《別錄》《七略》開中國目錄學(xué)之先河,經(jīng)二人輯校撰著的《戰(zhàn)國策》《列女傳》《山海經(jīng)》恢弘巨作,皆為中華文化的遺珍。
自漢以后,在徐州,唐代劉知幾、宋代李淑、清代孫運錦、近代張伯英,傾力于史著者代不乏人。
季子掛劍、陵母伏劍、三讓徐州等重情重義的歷史典故,更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
徐州深厚的文化底蘊延續(xù)至今,書籍的工具性作用須臾不可離。
1930年元旦,徐州第一家圖書館——銅山縣公共圖書館成立。館藏書量達(dá)兩萬余冊。
△1931年1月,銅山縣公共圖書館年刊出版第一期,銅山大儒書法家張伯英題寫封面
●徐州市圖書館:大同街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的圖書館,于1951年秋天搬遷到市中心大同街50號(后來的大同街112號)。
△1977年5月,大同街圖書館新館竣工并于9月開放
1974年8月1日大同街圖書館新樓開工。總面積2520平方米,工程造價247940元。
△1981年10月,圖書館舉辦“紀(jì)念魯迅誕辰一百周年”報告會
●徐州市圖書館:泰山路
2003年10月28日,泰山路新址的徐州圖書館正式對外開放,新館總建筑面積2.15萬平方米,紙質(zhì)文獻(xiàn)總藏量110余萬件。
△2018年被評定為國家一級圖書館
徐州市圖書館電子資源有1.1萬種講座,100余萬冊期刊,30余萬冊電子書。手機移動圖書館“書香徐州”APP,擁有12項閱讀模塊內(nèi)容。
書香彭城:潤物細(xì)無聲
在徐州,從繁華街巷到質(zhì)樸農(nóng)家,從菁菁校園到基層社區(qū),閱讀,不分地點與場合,也不分階層與群體。徐州人對讀書的熱愛無處不在。
“人人走進圖書館 、人人享有圖書館”。圖書館工作人員到學(xué)校、居民區(qū)現(xiàn)場為廣大市民辦理讀者證,廣大市民踴躍參與。
隨時隨地的閱讀體驗是一種享受。在公園,特別設(shè)立的“初心朗讀亭”集閱讀、錄制、分享、收聽等功能于一體,吸引了眾多市民前來體驗。
在徐州市特殊教育學(xué)校,“雷鋒媽媽”們?yōu)榈暮⒆觽兯腿チ嗣赓M的借閱卡和盲文書籍。雖然看不到世間萬物的美麗與多彩,但書籍卻給了他們溫暖與力量。
在基層,社區(qū)配套建設(shè)的農(nóng)家書屋成為附近萬余名居民的精神家園,大家有事沒事總想到里面坐坐,捧本書補充補充精神食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