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新發(fā)布的《徐州市“十四五”文化旅游發(fā)展規(guī)劃》中,有“一軸”尤其引人關注,即南北歷史文化軸線(歷史文脈),它以黌學巷—彭城路—云東一道街—泰山路為軸線,貫穿市中心。
南北歷史文化軸線(歷史文脈),可要說徐州的“新”,今日徐州,早已不是那個“傻大粗黑”的工業(yè)城市。高端裝備和智能制造、新能源、集成電路與ICT、生物醫(yī)藥等新興產業(yè)都成為徐州的新標簽……在淮海經濟圈的一騎絕塵,這個“中心城市”夠硬氣。
包括金鷹、蘇寧、萬科、萬達、美的、新城控股等全國性布局的頭部商企已進駐徐州市場,重點布局主城區(qū)。商業(yè)“高階玩家”集結徐州,背后折射的是城市活力。
在徐州博物館內,有一張明嘉靖年間的《徐州府志》圖。
這條軸線,我們稱之為徐州的“南北歷史文化軸”。
徐州本就是一個被奇跡覆蓋的城市,這座被歷史上各種災難無數次沖擊的城市,堅韌不拔地生長著令人嘆為觀止的傳奇。
因為毀滅,徐州多了新生;因為流失,徐州多了收獲;因為沉重,徐州多了閱歷,徐州這本大書,想要讀懂她,必須找到一條貫穿千年的注解。
那一年的蘇軾剛滿40歲,那時的他已經有了我們喜歡的“明月幾時有”,也有了“老夫聊發(fā)少年狂”。蘇軾一生顛沛跌宕,在徐州時間不長,卻是他一生中最放達舒曠的日子,在徐州,蘇東坡治了洪水,筑了黃樓。
正如為當時新建的快哉亭命名所言,“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焙螢榭煸??用現代話說就是“爽”,用咱徐州話就是,恣兒!
云龍山下,蘇堤路上,燕子樓旁,黃樓之側,呂梁隴上,留下了他的風采。
雖然是隔了千年,我們仍能感受到,這位徐州太守與朋友們唱和時齊心的恣兒。就連詩人,也是蘇軾頭號粉絲秦觀感慨:“我獨不愿萬戶侯,唯愿一識蘇徐州?!?
自此,“黃樓賞月”成為徐州八景之一。后人每每登樓遠眺,享受這月白風清的佳境,便不由自主的想起那洪水壓城時的徐州,這巍巍黃樓就是駐守城池的將軍。
歷史上曾多次毀于戰(zhàn)火、被洪水沖垮的文廟,如今就要煥發(fā)新生。在這要建成一座兼具傳統(tǒng)文化、現代商貿的步行街區(qū),形成徐州市城區(qū)核心地段的文化創(chuàng)意谷地。
現在已經成為游客必打卡的文旅體驗型街區(qū),這條街區(qū)與戶部山歷史文化街區(qū)、狀元府歷史文化街區(qū)一起,構筑了徐州歷史文化旅游的重要板塊。
現如今這些古樸的建筑里,雜糅著東南亞、日韓、港臺的美食,也不乏徐州的市井美味和最時尚的下午茶...
而彭城步行街、大同街步行街、開明街商業(yè)步行街、云龍山禪修文化街這“四帶”街區(qū),串起了軸線的商業(yè)休閑絕美動線。
大同街,徐州知名度最高的街道,從無至有都衍生著數不盡的典故與傳說。這里原來是科舉考試的考場。
有了人氣,就少不了飲食。徐州著名的三珍齋、致美樓、老同昌都在此開啟了商戰(zhàn)歷程,也成了一代代老徐州人心底最好的回憶。
馮天興的燒雞,三民街的高歪子辣湯,五鳳園飯館的燙丸子,馮四綠豆面條,饒家熱粥……美味小吃成為了徐州的一張響當當的名片。
清晨的徐州睡眼惺忪,這一條南北中軸線上的早點品種能夠滿足最挑剔的嘴巴。
尤以徐州、濟寧、臨沂為盛。老徐州都知道,最有名的饣它當屬馬市街和城隍廟對面的劉三饣它湯鍋。
而另外兩碗湯也有絲毫不弱的擁躉者,戶部山的兩來風辣湯和蘇記丸子湯可算是封頂之作,二兩水煎包,兩根油條,是徐州人離不開的心頭好。
到了晌午,一份把子肉是徐州人的古早食堂,那一口酸爽開胃的少華街蛙魚,一碗熱辣滾燙的米線,這一天的嘴巴好熱鬧。
在1818美食廣場和1818夜市,數百種美食品牌爭奇斗艷,收割著南來北往食客的味蕾。
徐州市中心商業(yè)日漸繁華同時,文化氛圍更加濃厚。在蘇寧、金鷹、金地各大綜合體哥老官、太二酸菜魚引來食客爭相打卡,辛香匯、西貝這些排隊專業(yè)戶人氣當然不減。
現在徐州是豐厚而多元的。走進徐州,每一個人都會有不同的體驗和感受,這里的幽靜與繁華共存,堅守與開放兼容,傳統(tǒng)與現代互動,在生生不息的現實流變中,徐州人書寫著一座歷史名城的世紀章回。
午后的徐州人需要在回龍窩拍幾張美美的照片,在綠蔭寫意的午后,穿過戶部山,剪子股的市井味道讓人流連。
如今的徐州人氣興旺,更加繁榮。中外商家比鄰而設,嶄新綜合體傲然挺立,老字號也風采依舊。
華燈初上,天際線被蘇寧的塔樓裝點的更加瑰麗。入云間,看星空的玻璃幕墻,在與一百年的鐘鼓樓隔空對話。
吃燒烤,必須在徐州!油煙和香氣一股腦鉆進鼻腔,分得清肉的濃重、菜的鮮香,辣椒和孜然一大把的撒在熱騰騰的串上,冒著熱氣的燒烤配上冰爽啤酒,那叫一個“痛快”!
徐州人生性耿直率真,說話做事直來直去,反映在飲食上,就是大口喝酒、大塊吃肉,要辣就辣到頂,要咸,就咸到底;要酸,就酸到位,溫吞吞,不痛不癢的東西徐州人最不待見。
不久的將來,在建的德基廣場,集高端購物中心、精品公寓于一體的高端城市綜合體;少華街地塊商業(yè)項目體量更是驚人,據說除了太平洋百貨外,徐州銀泰中心、七星·嘉里中心等也有望入駐。
未來頂流,聚集在徐州這條老南北中軸線上,紛呈萬象美好,正是群星閃耀時!
在城市建設的一輪輪擴張中,人們最擔心的是城市特色和個性的消失。作為歷史名城,徐州的特色是什么,在新一輪的發(fā)展中,徐州要為后人留下什么?市委市政府認為,老城的歷史文化特色是徐州的一筆無形財富,也是千年徐州的個性品牌。
基于此,便提出了構建“兩帶一城兩翼”三種漢文化場城的城市空間格局和“一軸兩核多點”的漢文化中心城區(qū)空間格局,其中,徐州南北中軸線,一條中軸線,激活了整個老城區(qū)的血脈。
回首千年,這重重疊疊的徐州啊,這座生生不息的城池啊,不正是徐州人民勇敢和骨氣的無字書嗎?
不管你是離家的老鄉(xiāng),還是遠方的客人,來徐州看看吧!感受一下酣暢淋漓的美食魅力,體驗一次古都新顏的徐州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