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落實“雙減”工作,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提高教學水平,打造高效課堂,實現教育教學質量的全面提升,大馬路小學九龍湖分校于9月30日上午進行了“做數學”主題課例研討活動。本次教研活動邀請市教研室李賀老師、鼓樓區(qū)教師發(fā)展中心張亞松主任蒞臨指導,陳雯雯校長和九龍湖全體數學組老師參與本次教研活動。
聚焦課堂
《認識線段》王瑩
王瑩老師執(zhí)教《認識線段》一課。課堂上,王瑩老師充分發(fā)揮“做數學”的思想,“認線段”、“找線段”、“折線段”、“畫線段”、“連線段”、“數線段”等環(huán)節(jié)貫穿一線,讓學生在做中學,在探索實踐中充分感知線段的本質特征。
《認識厘米》胡姜華
胡姜華老師執(zhí)教《認識厘米》一課,通過“幫黑貓警長找到寶石”這一情境引發(fā)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充分感知統(tǒng)一測量單位的必要性。之后的“找一找”、“估一估”、“量一量”和“畫一畫”等活動,學生在動手操作中充分體驗了自主學習的樂趣。
點評指導
在課后的研討環(huán)節(jié)中,李賀老師首先對兩位老師的課例進行了深入地點評,并給出了指導性的建議。李老師指出,教師要牢記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的任務是給學生糾偏,而不能把孩子束縛在預設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要讓學生在課堂上充分地表達,每個孩子都能參與到數學活動中來,使“做數學”真正落地。同時,教師也要具備一定的專業(yè)素養(yǎng),注重數學思想的滲透,從而對之后的數學學習產生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
張亞松主任也表達了對于年輕教師飛速成長的欣喜,同時指出“做數學”讓學生在動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從“教會”走向“學會”。教師在備課和日常教研中要具備“大單元”視角,理清教材編排脈絡,精準把握教學目標,真正做到“將教材讀薄,將教材教厚”。
最后,陳雯雯校長提出,教師要充分了解學情,根據學生差異和個性發(fā)展需求,精心設計教學內容。面對新挑戰(zhàn)、新要求時,要不斷思考,勇于嘗試。
蒙臺梭利說:“我聽過了,我就忘了;我看見了,我就記得了;我做過了,我就理解了”?!半p減”背景下,九龍湖小學全體數學組老師將繼續(xù)鉆研,不斷探索,從“做”開始,讓學生思維精彩綻放,讓數學學習真正發(fā)生。
排版|李若曦、劉夢琪
文字|劉夢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