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坡鎮(zhèn)中心小學“小荷”社團讀書分享活動于12月17日在馬坡鎮(zhèn)中心小學報告廳開展。本次活動由“小荷”讀書社團張鵬程老師分享,分享的圖書為《做最好的老師》,作者名為李鎮(zhèn)西,李鎮(zhèn)西老師在序言中說:“每個人都是一棵樹。你也許不是最美麗的,但你可以最可愛;你也許不是最聰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奮;你也許不會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實;你也許不會最順利,但你可以最樂觀……我所謂的‘做最好的自己’,強調(diào)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斷地超越自己?!鲎詈玫淖约骸?,便意味著要盡可能在自己的職業(yè)中達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泵刻於歼@樣自己和自己比,堅持不懈,我們每位教師便不斷地向“最好教師”的境界靠近。
書中說最好的教師需要有“三心”:“童心、愛心和責任心”。
(1)童心
童心就是要和學生保持共同愛好,要重視學生的體驗和感受。所以需要有一顆童心,在教育中體會他們內(nèi)心的真實感受,引導他們認知的興趣、求知的欲望。
(2)愛心
愛心就是師生之間的相互依戀。蘇霍姆林斯基說“對孩子的依戀之情”是教育修養(yǎng)中起決定作用的一種品質(zhì)。所以我們所有老師一定也要像李老師那樣,不能吝嗇我們的愛,在學生最需要關心愛護的時候充分體現(xiàn)自己的愛心和善舉。
(3)責任心
責任心就是和孩子一起成長。有許多青年教師問他,當班主任疲倦了怎么辦,他的回答是:感受學生的愛,為了學生的愛,盡自己的責任;李老師覺得為了對得起學生對他的愛,他無論怎樣對學生好都是應該的。
我由衷地佩服李老師,尊敬李老師,因為他是那么富有童心和愛心。也正是因為是這樣,李老師與學生的交流總是充滿無限真情,也正是因為這樣,李老師以愛回報愛,從而使教育獲得最終的“成功”。他的教育,“是充滿人性、人情和人道的教育”。
我想我如果早幾年就看了這本《做最好的老師》,可能未必有像現(xiàn)在這樣深切的感動,讓我們用“心”愛孩子吧,讓愛一路伴隨他們成長。從而實現(xiàn)愛的教育的最終目的,也就是使學生在感受到老師無私的愛后,再把這種愛自覺地傳播給周圍的人,進而愛我們的社會,愛我們的民族,愛我們的國家……我也希望自己在以后漫長的工作生涯都能多一些愛心教育,也給學生多創(chuàng)造一些感動。
做“最好的自己”,做“最好的教師”!
最后摘錄幾句鎮(zhèn)西小語,和大家一起共勉!
教育是美麗的-------美在理解,美在機智,美在創(chuàng)新。
要學會感動,因為生活在感動中是一種幸福。
“做最好的老師!是一種平和的心態(tài),也是一種激情的行動;是對某種欲望的放棄,也是對某種理想的追求;是平凡的細節(jié),也是輝煌的人生;是‘竹杖芒鞋輕勝馬’的閑適從容,也是‘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蕩氣回腸。
個人簡介
張鵬程,江蘇徐州人,于2018年畢業(yè)于淮陰師范學院,中小學二級教師,2020年入職馬坡鎮(zhèn)中心小學,自任教以來,一直從事科學教學工作,個人教學成績突出。
教育理念:用兒童的眼睛去觀察,用兒童的耳朵去傾聽,用兒童的興趣去探尋,用兒童的情感去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