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四月芳菲盡,本是漫步校園的最好時節(jié),無情的新冠疫情再次肆虐,打斷了師生共賞鶯飛草長,花紅柳綠的步伐。但是春天從來不會缺席,“停課不停學”如一聲春雷,響徹在師生的心中,學習路上我們從未停止。
為了貫徹“雙減”精神,落實新教育理念,營造濃厚的網(wǎng)課學習氛圍,徐州市大黃山中學七年級英語組開展了線上教育教學研討,在作業(yè)設計上大膽設想,設計多種作業(yè)形式,在作業(yè)中融入學生的生活體驗,進而進行有效實踐,以期讓作業(yè)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提高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
激發(fā)學習興趣,變機械學習為快樂實踐。“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相比較枯躁的書面作業(yè),學生更喜歡動手實踐操作,在unit5 task部分中以hamburger為話題,介紹了漢堡包的歷史,課后我們布置了一項自己動手去做漢堡包的作業(yè),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更是讓他們對這一部分內(nèi)容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真正提升了學生的英語素養(yǎng)。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學習在于點滴的積累。高爾基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閱讀能開闊學生的視野,每日的閱讀打卡不僅能夠養(yǎng)成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還能夠提升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
思維導圖的應用。在作業(yè)中使用思維導圖可以成倍提高學習效率,增進理解和記憶力。思維導圖能將一本教科書變成一幅圖,知識通過脈絡的方式更加有條理,有層次感,便于理解和記憶。在帶領學生進行單元學習的時候,我們讓學生自己做思維導圖來鞏固并領悟單元知識,讓學生在腦海中有一個更清晰明了的知識框架。
習作類作業(yè)。在每一單元結束后,根據(jù)單元話題,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fā)擬定學生感興趣的話題,讓學生們從言之無物到有話可說。
打卡作業(yè)?!扒Ю镏?,始于足下”,越來越多的同學開始懂得這個道理,每日積極打卡,他們的書寫越來越工整,背誦越來越流利,朗讀越來越生動。以下的作品都記錄了他們的成長足跡。
特殊的日子里擁有不一樣的課堂,采擷別樣的收獲。當作業(yè)擺脫了形式呆板,內(nèi)容枯燥的藩籬,就不再是學生的一種負擔,而是成為一種挑戰(zhàn),一種樂趣。特殊時期,別樣課堂,我們隔空不隔愛,停課不停學,只爭朝夕,不負韶華!
撰稿:黨欣雨
編輯:張毓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