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火的七月伴隨著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彭城大地再度按下暫停鍵。程邦雋主任、王詩雨、聶瑞瑞老師積極響應(yīng)教育局號召,沖鋒在前,第一時間在校領(lǐng)導的組織下成立少華青年志愿突擊隊,攻堅克難,協(xié)同作戰(zhàn),點亮少華戰(zhàn)“疫”之光,用奉獻彰顯使命擔當!
??“疫”線淬煉多面手。面對疫情,程邦雋主任已經(jīng)多次進行過志愿者服務(wù)工作。當2021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來襲時,程老師第一時間主動向組織申請并趕赴一線,成為一名疫情防控的“衛(wèi)士”。在封控區(qū),他是隔離人員的物資“補給員”,是整理隔離人員信息的“統(tǒng)計員”。今年七月,他再次主動請纓深入高風險封控區(qū),身著“大白”成為入戶核酸信息“錄入員”。“有人嗎?準備做核酸?!薄罢埑鍪旧矸葑C或二維碼?!薄凹抑袔卓谌?,都做完核酸了嗎?有無遺漏?”記不清一上午有多少次提醒,炎炎夏日,因穿防護服不能喝水,掃碼結(jié)束后喉嚨干啞是家常便飯。迎“熱”而上、下沉社區(qū),這就是程老師每天的工作任務(wù)。兩個單元,近百戶的信息錄入,汗水在厚重的防護服中堆積,脫下腳套的那一刻,滴下的汗水濕透地面。從隔離酒店到居民小區(qū),防疫角色、工作內(nèi)容因“疫”而變,但不變的是為民初心,在人民需要的時候,青年黨員程邦雋老師可以是任何角色!
??疫情“烤”驗下的“汗”衛(wèi)者。區(qū)第三批志愿者招募令發(fā)布后,青年教師王詩雨是第一位報名的教師,但這卻不是她第一次報名。作為泉山區(qū)第二批志愿者,她剛剛結(jié)束一天志愿者服務(wù)工作。當手機的消息聲響起,“7+”志愿者招募令映入眼前時,她第一時間接龍報名去一線,這是青年的使命擔當,是教師的敢為人先,是團員的有召必應(yīng)!王詩雨老師被分配到某封控小區(qū),有的居民樓沒有電梯,她主動要求前往;有的志愿者中暑,她主動要求接替工作。烈日灼灼,王老師身上的衣服濕了又干,在37度的高溫天氣下,王老師在結(jié)束兩個單元的爬樓進行信息錄入后,她汗流浹背、口干舌燥,感到一陣眩暈,雙手緊緊抓住樓梯扶手才勉強站住。一旁的醫(yī)護人員緊張詢問:“是中暑了嗎?要不找別人接替一下吧?!薄熬用駛冞€在等我們做核酸檢測,我可以堅持下去。”王老師只是在樓道稍作休息后便繼續(xù)投入了工作。當她準確而專業(yè)地完成所有信息錄入,脫下防護服時,全身已濕透,她才虛弱地走到一旁休息。
??不漏一人,守護每個居民。聶瑞瑞老師用瘦小的身形撐起肥大的防護服,帶著信息核對單和物資發(fā)放二維碼,走入一棟棟居民樓。這個封控小區(qū)獨居老人較多,智能手機使用率低,遇到不會使用核酸檢測二維碼的居民,她穿著防護服耐心指導,防護面罩因口罩內(nèi)呼出的熱氣蒸起一次次霧氣;面對信息排查,她耐心地詢問,仔細地記錄:這戶是獨居老人無法使用智能手機,請送物資上門,并拜托鄰居及時關(guān)注老人情況;這戶長期無人居住,請后續(xù)張貼封條;這戶為社區(qū)工作者,一早出門工作,沒有參與此次核酸……沒有桌子,聶瑞瑞老師趴在樓道的墻上完成一次次精確的信息填寫,她一邊寫,一邊手浸潤在充滿汗滴的橡膠手套里,信息排查表被她圈畫得密密麻麻。她在濕熱的高溫天氣下,一直忙到中午才結(jié)束工作。她脫下防護服時,手早已被汗水泡得發(fā)皺,頭發(fā)一縷縷地貼在額頭,但當她拖著疲憊的身體將信息排查表上交時,她的內(nèi)心充滿溫暖和力量,她為自己能為抗疫工作貢獻力量而感到欣慰。
??校長郝敏等領(lǐng)導代表全體教師多次前往志愿者抗疫所在地進行慰問,給志愿者們送去了夏日的清涼及對志愿者們的無限關(guān)懷和敬意!?
??疫情面前,少華街小學的志愿者們勇往直前,從三尺講臺到抗“疫”前線,三位老師化身抗“疫”戰(zhàn)士,他們把責任抗在雙肩,用美好青春譜寫了新時代的青春之歌。初心常在,不負韶華,時有所需,必有所為。疫情當前,少華每個青年教師都能挺起“國家脊梁”,請黨放心,抗疫有我,戰(zhàn)疫必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