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以青少年權益保護為重心,以法治副校長為紐帶,徐州市泉山區(qū)教育管理部門、中小學校與各級公檢法司機關通力合作,積極推進法治副校長工作,達成了用法治呵護青少年健康成長的思想共識,實現(xiàn)了教法合力普法新常態(tài),打造了未成年人保護工作新格局。
2022年10月17日,學校聘請翟山派出所馬洪亮警官成為學校法治副校長,并做國旗下講話,為學校師生在宣講法律知識、開展法治服務、推動平安校園建設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帶動越來越多的中小學師生認真學法、自覺守法,也受到學校和家長的關注和認可。
借此機會,馬警官與我校師生交流了以下三個方面內(nèi)容:
一、什么是法律
法律是法典和律法的統(tǒng)稱,分別規(guī)定公民在社會生活中可進行的事務和不可進行的事務,我國的法律可以劃分為憲法、法律、行政法規(guī)、地方性法規(guī)、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法律是從屬于憲法的強制性規(guī)范,是完法的具體化;截至2022年4月,我國現(xiàn)行有效的法律共有292件。
二、學校為什么要開展法治教育
簡單來說,它很重要,生活中時時處處離不開他;早在1986年6月份的時候,鄧小平就提出法治教育要從娃娃開始,小學、中學都要進行這個教育,預防違法犯罪很重要的一項工作就是宣傳教育,一點一滴地培養(yǎng)和樹立公民的法律意識、法治觀念,由于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發(fā)育還不成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還未形成,明辦是非能力弱,可塑性很大,此時開展法治教育、學習法律知識、培養(yǎng)法治精神,正合時宜。
三、我們要怎樣開展法治教育
法治思想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法治宣傳教育需久久為功、善作善成,我們可以通過開設法治教育課,適時安排授課,分重點的具體講解法律知識;可以利用校會、班會、思想品德課進行法律知識的學習及拓展;也可以利用同學們身邊發(fā)生的事情,引導同學們學會如何運用法律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