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fā)展素質教育,推進各學科的教育教學改革,提高課堂教學的針對性、主動性和實效性,云龍區(qū)決定開展2022—2023年小學優(yōu)質課評比。
為響應云龍區(qū)小學優(yōu)質課評選活動的要求,繼續(xù)深化“四學課堂”,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和多角度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優(yōu)化教學過程,促進廣大教師的專業(yè)成長。11月18日,2022年云興小學教育集團優(yōu)質課評比“道德與法治”學科選拔賽在津浦西路小學舉行。
在本次優(yōu)質課的評比過程中,每個參賽老師都使出渾身解數(shù),通過精彩的語言、富有感染力的表情動作和生動有趣的講解,把各自的教學特色展示得淋漓盡致,講課條理清晰,課件新穎生動,內容各具特色。
在本堂課程中,卓婭老師通過一些不起眼的小事來引導孩子們發(fā)現(xiàn)生活中父母對他們的關愛,另外“閱讀角”的故事也幫助孩子們更深入的感悟父母那種默默付出的愛,并仔細想一想生活中我們的父母是不是也有這樣的時刻。另外愛也分很多種,有的我們直接能感受到,比如母愛像陽光,時時刻刻溫暖著我們,但是有些我們不一定能直接感受到,比如父愛像大山,但是可以讓我們有所依靠。只有讓孩子們真正的走進父母的內心世界,才能讓他們更好的理解愛、辨析愛,從而在日后的生活中接受愛反饋愛,更懂得愛。
王倩老師通過一個有趣的的天平游戲來開啟課程,天平的兩邊分別是你為父母做過什么事情和父母為你做過什么事情,在孩子們簡短的回答后能明顯的看到父母為我們做過的那邊更沉一些,從而感受我們的父母到底多么愛我們。另外王老師將“閱讀角”的故事變成收到一封孩子有疑惑的信的方式,將一個第三視角的閱讀變成第一視角的解疑答惑,從而更好的激發(fā)孩子們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本堂課程中王老師不僅啟發(fā)孩子發(fā)現(xiàn)愛、感受愛,更要學會表達愛、展示愛,所以在課程最后和孩子們一起有感情的朗讀一首小詩來表達內心對父母的愛!
董夢楠老師執(zhí)教的《我們所了解的環(huán)境污染》,通過發(fā)現(xiàn)身邊的塑料制品和其廣泛的用途到了解塑料制品對環(huán)境污染的危害,再利用閱讀角《塑料袋漂流記》這個故事讓孩子們了解塑料制品會對我們生活中土地莊稼、空氣、海洋等方面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通過一張張觸目驚心的圖片和視頻,向孩子們展示正在遭受環(huán)境迫害的地球和生物們,了解“限塑令”的真正意義和目的,并且作為新時代青少年的我們可以制定出哪些“限塑令”來幫助我們的家園,從而培養(yǎng)孩子的環(huán)保意識和責任意識。
劉浩老師圍繞課程主題“真正認識白色垃圾”,通過一系列的生活實例引導孩子正確認識理解“白色污染”的危害,并且也揭示人類生活離不開這些塑料制品,讓學生既看到了塑料給人們帶來的便利,同時通過閱讀角《塑料袋漂流記》這個小故事,了解到它們會對我們的海洋、莊稼、空氣造成一定的危害,鍛煉孩子的辯證思維能力,另外也像孩子們普及國家頒布的“限塑令”,并且集思廣益開動腦筋,如何在依然保持生活便利的情況下使用塑料制品,從而保護我們的家園,學會“揚長避短”智慧生活。
吳妮娜老師以豐富多彩的各民族文字為切入點,帶領學生領略不同時期的漢字風采,通過視頻簡單了解倉頡造字的故事,通過觀察圖片猜一猜是什么漢字,感受象形字,并了解漢字的發(fā)展歷史,欣賞漢字的藝術魅力,挖掘漢字背后的深遠意義,使學生在情感上受到感染,產生共鳴,加深對道德思想、傳統(tǒng)文化知識的理解,形成熱愛祖國傳統(tǒng)文化的思想觀念,提升文化自信,養(yǎng)成認真書寫漢字的良好習慣,進而樹立遠大的理想。
劉鮮犖老師則在課程中引導學生了解中華民族的文字多樣性和其演變過程,由甲骨文、到金文、小篆、隸書、草書、楷書、行書。了解漢字的特點,發(fā)展歷史和漢字書法藝術,知道中華民族漢字蘊含的古人智慧和靈感,讓學生明白漢字承載的意義和精神,感受和理解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對學生進行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使學生增強民族自豪感,樹立將漢字發(fā)揚光大的理想信念。
賽后,評委老師分別對各位參賽選手進行點評,肯定課堂的精彩之處,并提出了中肯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