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向陽光,蓬勃成長。為了切實做好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學生的心理調節(jié)能力,培養(yǎng)積極向上的心理品質,云苑路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團隊,結合學生們的身心特點,校園廣播推出心理健康教育專題特別節(jié)目-----《聆聽心靈之聲 共筑陽光心理》,在校園中營造了更加濃厚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圍。本期廣播由我們五(4)中隊的李翌鳴和趙怡然同學主持。
李翌鳴同學首先為大家普及了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關于健康的概念最新提出:所謂健康就是在身體上、精神上、社會適應上處于很好的狀態(tài),而不是單純的指疾病或病弱。它涉及四個方面: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社會適應健康。
趙怡然同學告訴大家:我們每個人在生活或學習中都會出現(xiàn)這樣或那樣的煩腦,面對煩惱應該有良好的心態(tài)。月有陰晴圓缺,天有不測風云,人生在世,有這樣那樣的煩惱很正常。一件事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是我們的煩惱,還是我們的收益,有時取決于我們的想法。
他們用兩個小故事告訴大家:樂觀是使我們生活幸福的法寶
樂觀是使我們生活幸福的法寶,煩惱時不妨換個角度看問題,說不定從煩惱中我們還能得到意外的收獲呢!如果有了煩惱別空煩惱,只在那兒發(fā)愁、沮喪甚至傷心、流淚是沒用的,不如主動去解決煩惱。就像一個結在那兒,不管再難解開,我們動手去解,都有解開的希望,如果只看著結嘆氣那結就永遠在那兒了。
兩位同學還給大家做個了個趣味心理測試,讓同學們加深對自己的了解。并告訴大家:小學生還處于一個性格慢慢形成的階段,還沒有定型,只要我們從現(xiàn)在開始,注意培養(yǎng)樂觀的心態(tài)去面對人生:改變考慮問題的方式,凡事從好處著想,以“太好了”的心態(tài)面對一切事物。將來我們一定會成為一個樂觀開朗的人。
并建議大家遇到糾結困擾,也以及時向自己信任的師長和同學傾訴,獲得建議和幫助,也可以聯(lián)系學校心理輔導老師哦。必要時,要懂得主動尋求專業(yè)幫助:
活動后采訪: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云苑路小學一直高度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希望通過紅領巾廣播站的心理健康教育專題廣播,讓學生初步了解心理學常識,學會心理調適的基本技巧,懂得保持積極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學校也將繼續(xù)借助各種平臺宣傳心理健康教育知識,持續(xù)為學生的心靈賦能,我們堅信科學細致的心理呵護,一定會為學生陽光、健康、自信地成長,插上一雙有力翅膀,助力他們穩(wěn)健飛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