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之美,在于希望與勃發(fā);教之美,在于鉆研與提升。為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和教學水平提升,給教師們一個互相交流、探討、展示教師自我風采的舞臺,為新學期蓄勢賦能,2023年3月7日下午,棠張鎮(zhèn)實驗小學瑯溪校區(qū)語文教研組開展了語文大教研活動。
首先由楊媛媛老師執(zhí)教的《楊氏之子》一則文言文。文言文一直給我們的感覺就是晦澀難懂,特別是學生,更是很懼怕這類文章,甚至連讀起來都覺得非常困難。但楊老師的文言文教學,真是“如聽仙樂耳暫明”,讓我們刷新了自己對于文言文教學的認識。教師對文本的正確解讀是理解文言文的關鍵,楊老師抓住了《楊氏之子》的“甚聰惠”,讓學生懂得真正的大智慧不僅僅是智商高,更是品德高,賢惠才是大聰明。楊老師風趣幽默,與學生的交談時,總是用機智并略有調侃的語言來消除師生之間的陌生感,讓課堂更加愉悅。正是這樣的師生交流,也消除了學生學習文言文時的距離感。他處處將文字與學生的生活進行鏈接,融入學生生活,就是在這樣的古今穿越中拉近了學生與文言文的距離,讓文言文的學習生動有趣。
接下來由孫麗君老師對楊老師進行評課。孫老師指出對于語言文字來說,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解,這就要求我們的老師要尊重孩子的閱讀體驗,給孩子表達心聲的機會。孫老師說,在本課當中,關于“楊氏之子”的理解,楊老師是叫學生結合自己說“之子”“之女”……,孩子在哈哈笑著之中就理解了人物的關系,仿佛自己也回到了遙遠的古代,開始了角色的一種轉變。孩子們在這一問一答當中也 理解了角色關系,把自己帶入了情境之中。觀一節(jié)好課,受益匪淺,評課亦是如此。
寫字教學在語文中占據(jù)相當重要的位置,這次教研活動竇金英老師給我們帶來了異常精彩的寫字教學,可真是“及時雨”,給老師們的寫字教學指明了方向。竇老師針對漢字結構分類,講解了左右結構、左中右、上中下、上下結構、半包圍結構等字的書寫規(guī)律及方法,她針對實際應用中需注意的問題做了細致的解說,像全包圍結構勿滿,國字框兩豎略微外展上寬下窄或者上下同款,像“品”字型結構的字大小書寫時要注意上中左小右大。竇老師邊講解,邊示范,對難寫的筆畫進行重點解析、示范板書,實實在在為大家講授了書寫技巧和寫字方法。通過這次培訓,老師們深刻體會到:寫字并非一日之功,寫字練習需要持之以恒,更需要自我鉆研!
最后陳主任針對此次教研活動結合上次語文作業(yè)檢查做了最后的總結。她意味深長的說,坐而言,不如起而行。路雖遠,而行則將至。今后我們棠張實驗小學的全體語文教師應繼續(xù)扎實開展教研活動,不馳于空想,不騖于虛聲,凝心聚力,潛心鉆研,埋頭苦干,開拓創(chuàng)新!不僅如此,我們每位教師要時刻把練得一手規(guī)范、工整、勻稱、美觀的字作為自己素養(yǎng)提升的必修課。從而更扎實高效地進行寫字教學,有效提升學生書寫能力。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蓖ㄟ^本次教研,讓老師們真正明白了:教研是教學的雙翼,只有教研的翅膀奮力飛翔,我們的教學才能充滿生機。相信,棠張鎮(zhèn)實驗小學的語文教師們,將會行走于語文教學之路,懷揣對教育的敬畏之心,腳踏實地,篤定前行!
攥稿:高寅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