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區(qū)實驗小學“師說心語”系列讀書活動第九十四場讀書分享于2023年5月22日在學校報告廳開展。本次讀書活動由陳沖老師分享,分享的是周明的《在乎每一只鳥》。
陳老師從內(nèi)容簡介、讀書感悟等方面進行分享。
一、內(nèi)容簡介
每一個孩子都有不同的個性,我們的教育就應該在乎每一只鳥,需要多把尺子量人,真正的建立起全面的多元的評價機制。
本書作者通過對自身在教學實踐與生活中所讀所見的不斷反思,記錄自己對育人這件事的所思所想,無論是教師教育管理者還是家長,都能夠從本書中獲得關于如何優(yōu)化教育實踐的一些感悟。
二、讀書感悟
整本書一共有六個板塊,今天我主要分享的是第一個板塊,在乎每一只鳥。本書第一輯內(nèi)容講了一個雀鳥哺雛的故事:雀鳥哺雛時存在著一種有趣的現(xiàn)象:成鳥在喂養(yǎng)小鳥時,待哺的皺鳥誰叫得最響、嘴張得最大,所得到的食物或喂養(yǎng)的機會就可能最多。久而久之,同巢雛鳥大小懸殊明顯,強者愈強,弱者愈弱,有的甚至未及成長,便夭折巢中。遵循的是“物競天擇”的自然法則,是物種生存進化的需要;但是,類似“雀鳥哺雛”的現(xiàn)象在我們的教育中也時有發(fā)生。有時,我們在教學的過程中為了使學生的課堂生成更加精彩,或者為了教學進度不拖拉,我們的眼光可能只盯住了部分積極的孩子。而一些平時不愛發(fā)言、不愛聽課、習慣不太好的孩子,他們有可能就會被冷落,正如那些雛鳥中的弱小者。這些學生很難產(chǎn)生對學習的興趣,得不到表揚,得不到關注,從而無法體會到成功的成就感,學習的快樂感和自信感,甚至有的孩子會妄自菲薄、自暴自棄。這樣一來,優(yōu)秀者越受關注而越顯其強,平庸者則越受冷落而越顯其弱。因此,要“關注每一只鳥”,我們要善于使用“放大鏡”尋找孩子身上的每一個哪怕是十分微小的閃光點,多用一把“尺子”去贊揚學生。
書中還講到了,“世上沒有兩只一模一樣的鳥,每一只都很重要?!痹缭?500年前,我們的孔子就提出“有教無類”的教育原則?!坝薪虩o類”的教育原則,其實就是教育要面向全體,就是表明教育的普適性,這要求我們教師要“在乎每一只鳥”。教育應該順從這種發(fā)展,孩子們才會實現(xiàn)真正的成長。
記得我剛入職的時候,作為一個新手教師,我上課就特別不愛表揚學生,尤其是差生。原因可能就是我還不了解孩子。就比如說我的數(shù)學課,我總是想著,對于一些簡單的問題,回答上來就是理所應當,就感覺沒有什么值得表揚的,而且當時我只要課上提問,一般都是比較難的問題,舉手的也一般都是程度比較好的學生。所以久而久之,我的目光就慢慢局限在了那些表現(xiàn)比較好,成績突出的學生身上,忽視了那些基礎不好,習慣不好的學生,他們就會越來越差。但是當我試著反思,把目光面向所有學生,根據(jù)每個學生的情況,也就是他們的最近發(fā)展區(qū),提出一些他稍微努努力,跳一跳就能完成的任務,我也是真的看到了很多學生的好得改變。比如,對于那些基礎不好,特別不愛聽課的孩子,我就會在課上,找機會讓他讀題或者是回答一些非常簡單的問題,然后再借此機會在全班好好表揚一下,比如聲音真響亮,回答的真完整之類的,增加他學習的信心。當然孩子的進步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但是最起碼再接下來的5分鐘,甚至整節(jié)課,他的聽課狀態(tài)都是有所提升的。再比如,對于一部分基礎很差,已經(jīng)跟不上教學進度的學生,我就會給他們布置單獨的作業(yè),比如每天只做一頁計算題批改訂正完就算完成任務,然后再表揚。一段時間之后,很多孩子真的進步很大。而且當這些孩子每天在教室里有事情去做的時候,他們違反紀律的頻率就會減少很多。我們班有一個孩子叫張皓寧,這段時間他的進步就特別大,他之前真的是一個上課不愛聽講,作業(yè)很少完成,習慣非常差的學生?;A差,課上又聽不懂,作業(yè)也不會做,就一直惡性循環(huán)。我就是讓他做了一段時間的計算題,每次完成任務都會表揚他,給他加分,他完成的很好,也越來越自信,經(jīng)常問問題,現(xiàn)在已經(jīng)可以主動完成每天的大小本練習。作為老師,看到自己的學生有很大的進步,真的是很有成就感。
我們確實應該像書中所說一樣,在乎每一只鳥,將目光面向所有學生,關注每一位學生,多找一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就像我們一直說的多一把贊揚學生的尺子,就會多出一批好學生。
陳老師最后說到,教育是復雜的,我們確實很難做到讓班上的每一個孩子都很好。但是當我們將這些好的方法和經(jīng)驗運用到平時的工作之中,情況最起碼也要比原來好一些。
個人簡介:陳沖,畢業(yè)于江蘇師范大學,現(xiàn)擔任新區(qū)實驗小學六5班班主任兼數(shù)學老師。
教育箴言:世界上沒有才能的人是沒有的。問題在于教育者要去發(fā)現(xiàn)每一位學生的稟賦、興趣、愛好和特長,為他們的表現(xiàn)和發(fā)展提供充分的條件和正確引導。
讀書格言:為學之道,莫先于窮理;窮理之要,必先于念書。
撰稿:李秋忱
攝影:李秋忱
審核:薛娟
編輯:李秋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