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一面鏡子,科學的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健康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身為家長,除了要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外,更要積極配合學校做好家校共育的各項工作,用心、細心、耐心地陪伴并教育孩子。
每一位優(yōu)秀的家長,都是時間管理大師;每一位優(yōu)秀的孩子背后,一定有一位時間管理大師式的家長。從孩子上小學起,我就特別注重她的時間規(guī)劃能力,著力提高她的學習效率,引導她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我看來,小學階段的孩子不僅要學習書本上的知識,更要鍛煉健康的體魄,培養(yǎng)藝術上興趣愛好。所以,她剛上一年級的時候,我就給她的每項作業(yè)計時,久而久之養(yǎng)成習慣,兼顧質(zhì)量與速度,我也會告訴她如何利用點滴時間,如何高效抓住課堂時間。現(xiàn)在孩子三年級,她基本可以在學校完成老師布置的各項作業(yè),放學后的時間用來打球、練琴、閱讀、適當拓展一部分課外內(nèi)容。其實,這個階段的孩子,懶散、拖拉、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都是常規(guī)表現(xiàn),陪伴孩子的過程也是家長自我修煉和學習的過程,我們要用充分的理解關愛孩子,善于引導、勤于溝通,不做居高臨下的指揮官,要俯下身去做她學習上的伙伴,生活中的朋友。
我一直認為,家長不能替代老師,不能重復老師的工作,但家長可以成為老師的助力,輔助老師更高效地開展教學。為了保證課堂的新鮮感和求知欲,孩子在學校同步所學的知識我不會提前滲透,也不會花大量時間去復習。我對孩子的輔導主要集中在課外拓展部分,課外拓展課堂時間較短,頻次較低,而內(nèi)容難度相對較大,如果沒有有效的家輔,內(nèi)容吃不透,疑難累積,上課效果會大打折扣。而由于我的職業(yè)優(yōu)勢,我對課外內(nèi)容比較感興趣,也愿意花一部分時間去關注和輔導孩子,有時候家長的稍加點撥,孩子會輕松很多,也有利于提升孩子的成就感,激發(fā)她的興趣。
“死讀書,讀死書”的時代已經(jīng)過去,家長對于孩子的關注不能僅僅停留在學習上,更應在素質(zhì)修養(yǎng)和身心健康上。所以,我很重視學校的各項研學活動,積極參與,踴躍配合,讓孩子從內(nèi)心產(chǎn)生對文化的歸屬感,這種活動絕不是浪費時間,而是在潛移默化中學到了知識,增進了友情,提升了團隊意識和集體榮譽感。同時,我還盡可能多給她自由玩耍的時間,帶她參加小朋友們的聚會,寒暑假安排家庭旅游和各種冬/夏令營。作為家長,這種參與和陪伴會是孩子今后成長中的寶貴回憶。
《小王子》里有一句話我特別喜歡,“It is the time you spent on your rose that makes your rose so important.”世界上有千千萬萬朵玫瑰花,都是這般平平無奇,而正是你花在這朵花上的時間讓它變得如此重要,獨一無二。我們的孩子也是這樣,他們無條件地信任我們,像一張純白的紙任由我們在上面勾勒出不同的圖案,作為家長,我們一定要珍惜這樣的相處機會,盡自己所能給他們不一樣的人生色彩,帶他們領略更精彩的人生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