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節(jié)假期開學第一周,沿湖學校衛(wèi)生室紅會利用健康課分班對七年級學生進行了包扎技術(shù)培訓。
在掌握止血技能的基礎(chǔ)上,讓學生了解傷口是細菌侵入人體的門戶,如果傷口被細菌污染,就可能引起化膿或并發(fā)敗血癥,氣性壞疽、破傷風等,嚴重影響和損害健康,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在急救現(xiàn)場上如果沒有條件做清創(chuàng)處理,一定要先進行包扎,因為及時妥善的包扎, 可以達到壓迫止血, 減少感染、保護傷口、減少疼痛、固定敷料和夾板的目的。包扎時,動作要輕巧、迅速、準確,做到包住傷口、嚴密牢固、松緊適宜。
課堂上,老師主要講述了三角巾頭部、手腕、手掌、膝蓋等幾個常見受傷部位的包扎方法,教師邊講解邊操作,強調(diào)包扎要點以及注意事項:1、動作要迅速準確,不能加重傷員的疼痛、出血和污染傷口。2、包扎不宜太緊,以免影響血液循環(huán);包扎太松會使敷料脫落或移動。3、最好用消毒的敷料覆蓋傷口,緊包時也可用清潔的布片。4、包扎四肢時,指(趾)最好暴露在外面,以便觀察。5、應用三角巾包扎時,邊要固定,角要拉緊,中心伸展,包扎要貼實,打結(jié)要牢固,遵循快、準、輕、牢的包扎原則。
學生積極踴躍臺上模擬嘗試,最后生生結(jié)合進行包扎練習,達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如果將來遇到緊急情況,所學知識既能自我保護,也能伸出援手幫助需要救助的人。
撰稿:邵華
審稿:宗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