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詩人翁森有詩云:“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讀書好。”讀書可以改變一個人的氣質(zhì),讀書可以成就更好的未來,讀書甚至可以改變?nèi)说囊簧W鳛槔蠋?,我們更應該與書交朋友,在讀書中汲取營養(yǎng),提升自我。為促進學校書香校園的建設步伐,積極引導廣大教師多讀書,讀好書,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促進優(yōu)良的校風養(yǎng)成,推進文明、和諧校園的建設。綠地小學英語組開展了閱讀分享會。
本次讀書會活動由學校英語組優(yōu)秀青年教師張習策劃并主持。英語組全體教師共同參與。
首先上臺發(fā)言的是鄭正老師,鄭老師跟我們分享的書籍是《守望的距離》。周國平先生的這本書充滿了睿智和哲理的雋永內(nèi)涵,是一種人生境界與另一種人生境界的碰撞。
朱雪老師和我們分享的是《康震古詩詞81課》正如康震老師所說,古詩詞的普及和推廣十分重要。古詩詞猶如一束明媚的春光,穿透歷史的長河,照耀在我們生活的大地上;更如漫漫長夜中一輪皎潔的明月,將柔和的光芒傾瀉在世人的心頭。
創(chuàng)造性地組織教學活動,讓相對枯燥的語法教學變得有趣,是英語老師需要注重的技能。陳茜老師通過《英語教學的藝術探究》這本書分享了具有趣味性,操作性,交際性的課堂活動,給我們帶來了許多思考和啟發(fā)。
教育如同栽培,樹人如同樹木。喬雅寧老師通過《正面管教》這本書和我們分享了正面管教是一種鼓勵模式。在尊重孩子是獨立個體的基礎上,把和善與堅定融為一體,以此為基石,來與孩子相處當老師與孩子們建立溫暖、相互支持的關系時,孩子們才會感到快樂、放松,從而有動力去學習。
正確處理師生關系能恰當,運用巧妙的溝通方式是每位教師應該具備的能力。王季媛老師通過《教師的高效溝通策略》這本書和我們分享了在溝通的過程中,語言的藝術也是不可或缺的。
《一間自由生長的教室》是苗苗老師和我們分享的書籍。教育是一位不完美的老師領著一群不完美的孩子,一起努力追求完美的過程。而孩子之所以為孩子,在于他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尚且處于熔煉之中。我們在這個過程發(fā)現(xiàn)問題,透過孩子的問題行為,去洞見孩子真實的心理需求,嘗試如何去正確引導孩子,促進孩子的成長與進步、也會在這個過程中去發(fā)現(xiàn)自身的不完美,彼此包容與鼓勵,一起努力生長。
最后陳淑賢老師和我們分享了《做溫暖的教育者》這本書。教育不是急功近利的事業(yè),而教育的對象大多卻有些急功近利。怎樣才能將這一矛盾智慧地化解呢?最終作者覺得教育智慧應該溫柔、平和且能持久,于是他覺得“溫暖”這個詞比較合適。自己暖和,別人感到溫暖,這才是教育。
渲染一縷書香,弘揚一股正氣。本次教師閱讀分享會,讓全體英語組教師重溫了一次閱讀時光的美好,并對閱讀有了新的認識,身心得到了美的熏陶。愿書香在校園、在每個角落蔓延,愿人間煙火升騰的地方都散發(fā)出一股沁人心脾的清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