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讀書成為一種風氣,一種習慣,一種生活狀態(tài),讓教師們在讀書中提高文學素養(yǎng),形成良好的讀書習慣。青年教育集團彭祖大道小學亦樂書社開展了“與書香為伴 與智慧同行 ”為主題的讀書沙龍活動,趙琨副校長及書社全體成員共同參與了此次活動。本次讀書沙龍活動由“閱慧三生”微團隊進行分享。
這本書是由北京教科院基礎教育研究所高級教師王曉春所撰寫,書中王老師所點評的100個教學案例均是來源于全國各地中小學的真實案例,并且多數是尚未解決的問題,為廣大教育工作者對于教育教學案例的解決提供了一定的思路。
本次活動由“閱慧三生”微團隊組長季芯羽老師主持。
從事語文教學的朱青老師從“教育智慧”這一方面進行分享。她使我們認識到廣大教師一直在尋找的教育智慧,更多的蘊藏在日常善于捕捉的點滴小事中、科學的思維方式中、概括反思中以及良好的心態(tài)中,只要我們以研究的心態(tài)來看待問題,向研究型教師努力,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簡單的問題明了化,便會發(fā)現教育是如此輕松和愉快的一件事。
通過數學學科王雪瑩老師的分享,讓我們深刻意識到,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千萬不能用一成不變的眼光看待學生,每個學生都是“變數”,都在發(fā)展、在變化。在學習生活中,當我們對他們投入細致的感情加溫到一定程度時,他們便會成長、會進步。
通過英語學科張迎老師的分享,我們明晰了作為教師“智慧與愛心同等重要”的概念。教師在教學中應放下架子,貼近學生,學會換位思考,同時還要有科學的教育思路和教育方法。全身心地去愛學生很重要,但是教育方法不可缺,教育智慧不可少。
科學學科劉璐老師認為,教育的智慧在老師的言行里,在家長無私的愛里。從劉老師的分享中,我們還領悟到,生活中教育智慧無處不在。教育智慧源自于對教育對象的深入洞察、源自不斷地學習和反思、源自對教育問題的深入思考和研究、源自對教育事業(yè)的熱愛和執(zhí)著。
張璐老師為我們推薦了簡·尼爾森所撰寫的《正面管教》一書。她認為書中提到的正面管教理論,父母和老師們應該堅持:和善與堅定并行,以互相合作為基礎,在孩子自我控制的基礎上,培養(yǎng)孩子的各項生活能力?!昂蜕啤钡闹匾栽谟诒磉_我們對孩子的尊重,“堅定”的重要性,則在于尊重我們自己,尊重情形的需要。和善而堅定是正面管教的根本所在。而貫穿整個教養(yǎng)過程的則是對孩子無條件的愛,帶給孩子歸屬感和價值感。
曹夢楚老師為大家推薦了盧梭的著作《愛彌兒》。盧梭的自然教育,就是要服從自然的永恒法則,實現人的身心的自由發(fā)展。與之對應的教育手段就是生活和實踐,讓孩子在生活和實踐的切身體驗中通過綜合運用各種感官去獲得他所需要的知識,并在這一過程中提高觀察能力、判斷能力,追求更高的道德境界。
牛和平老師認為通過大家剛才的分享讓他真正體會到教育是真情和愛的事業(yè)。教師的真情付出是良好師生關系的基礎,教師的舉止言行無一不觸動學生情感,觸及學生心靈?!坝H其師,信其道”。學生對于喜愛的老師,往往能更加積極地投入到學習中,愛學、樂學,為博取老師的表揚而努力,而教師也受到學生的愛戴和尊敬,而更加傾心于教育工作。
3.鼓勵也要愛的襯托。
《愛彌兒》一書張雨晴老師也有幸拜讀過。她分享道:盧梭的自然教育思想是以他的自然哲學觀為基礎的,他認為人生來是自由的、平等的。在自然狀態(tài)下,人人都有享有這一天賦的權利,只有人類進入文明社會后,才出現了人與人之間的不平等、特權和奴役現象,人也逐漸失掉了自己的本性。為了改變這種不合理的社會現象,盧梭主張對兒童進行適應自然發(fā)展過程的教育,通過這一新的教育理念和可行的方法,實現“新人”的目標,進而實現改良社會的理想。
趙琨副校長總結發(fā)言
最后,趙琨副校長也分享了自己的讀書心得并做出了總結:本次活動不僅展示了老師們的讀書成果,還達到了交流共享、互促共進的目的。我們要堅持不懈地讀書,讀教育名家的書,吸納各家思想之所長,把讀書與工作、生活結合起來,則更容易找到職業(yè)的幸福和生活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