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豐底蘊,清氣溢師心。
??為進一步推進“書香校園”建設,提高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徐州市彭祖大道小學持續(xù)推進教師專業(yè)閱讀與寫作系列讀書活動。1月10日,亦樂書社“四時讀好書”微團隊開展“跨學科協(xié)同 探索無限可能”主題讀書分享交流活動。趙琨副校長和亦樂書社全體成員共同參與此次活動。
??本次讀書沙龍活動由“四時讀好書”微團隊成員牛和平老師主持。
??心得共分享
??今日帶來的書籍分享是《跨學科項目式教學》。
??本書由跨學科項目式教學領域的領軍人物——阿卡西婭·M. 沃倫博士所著,以跨學科為背景,結合21世紀信息技術,以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為目的,提供了具體實施步驟。
??成員們由各自學科視角出發(fā),分享了自己的閱讀感悟。
??執(zhí)教語文的洪慧潔老師認為跨學科教學不必拘泥于某一學科的融合,應該從學生的視角出發(fā),運用多種學科的力量,加深鞏固語文知識,體現(xiàn)以生為本的教育宗旨。在情境和實踐中,立足語文學科,全方位、多視角地培養(yǎng)學生廣闊的視野,健全的人格,踐行“文以載道”的人文內(nèi)涵。
??以科學老師任曼曼的觀點來看,跨學科項目化學習首先需要教師具備較高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教學能力。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往往只關注于本學科的知識點,而忽視了其他學科的知識和技能。而跨學科項目化學習則需要教師具備廣博的知識儲備和較高的教學能力,才能夠有效地引導學生完成項目。
??同時,她認為跨學科項目化學習也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學科基礎和自主學習能力。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學生往往只關注于本學科的知識點,而忽視了其他學科的知識和技能??鐚W科項目化學習則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學科基礎和自主學習能力,才能夠有效地完成項目。
??趙瑩老師所授學科為體育,她分享的心得是:項目化學習意味著作為教師應做好備課、預課等長街相關工作,從整體的戰(zhàn)略角度去做出一個教課的合理規(guī)劃,確保讓學生能夠在課堂上、在課程設計下更有效率地完成學習。不僅要考慮到學生們學習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更要密切聯(lián)系項目化學習背后的知識觀,雖然這些在表面上和短時間內(nèi)不一定能夠顯現(xiàn)出來,但是卻對學生長久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
??英語老師李雯雯深感跨學科項目式教學的重要性不僅僅局限于教育領域。在任何領域中,面對復雜的問題和挑戰(zhàn)時,都需要具備跨學科的思維方式和能力。阿卡西婭的理念為老師們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角,重新審視教育的本質和方法。這種教育模式能夠更好地滿足社會對于人才的多方面需求,也為學生未來的職業(yè)發(fā)展奠走了堅實的基礎。
??好書聽我薦
??作為一個愛讀書、勤讀書、善讀書的團隊,課余時間,老師們不斷由書中汲取知識滋養(yǎng)自身見聞。本次分享中,不拘泥于團隊總書目,也有其他圖書的閱讀心得。
??張雨晴老師進行分享的是吳非所著《致青年教師》——
??每次站在講臺上,面對幾十雙渴求知識,純潔的眼睛,我就會感到“教師”這兩個字的份量。所謂“傾囊相授”,囊中空空,又如何相授呢?獲得真識的途徑很多,向學校領導學習能夠明德,教導我把握合格教育者的德行;向有經(jīng)驗的教師學習能夠明智,讓我擁有更多的教學智慧;向家長學習能夠明神,讓我學會多元地去發(fā)現(xiàn)孩子的閃光點;向學生學習能夠明心,使我設身處地去感知學生的需要……這一切都是教師生涯所賦予我們的寶貴的學習財富。
??對于學生來說,教師是他青少年生涯中重要的人物,教師的言行舉止都在默默影響著學生。“教師的心中沒有陽光,學生的心靈上就有可能添上一分陰暗。”希望我們都朝著合格教師的目標越走越近......
??張瀟天老師分享的圖書是陳文《邊教書 邊成長》——
??本書用懇切的言辭在理論上幫助我們在“明師”骨架上凝聚經(jīng)絡,告訴我們在今后的教育實踐中要夯實基礎,用力扎根;作為一名人民教師,一定要不斷提高專業(yè)性,不斷鉆研專業(yè)知識,提高專業(yè)能力。深耕課堂,拔節(jié)生長;要認真對待每一堂課,通過認真?zhèn)湔n、上課在日積月累中達到教學能力質的飛躍。捧讀經(jīng)典,涵泳滋養(yǎng);不斷學習,終身學習,用知識充實自己,滋養(yǎng)自己。堅守本真,走向成熟。堅持教育初心,在實踐中堅守,達到成熟。
??交流促共進
??聽了“四時讀好書”團隊的分享,其他書社成員也紛紛發(fā)言,交流自己的收獲。
??季芯羽老師:書中詳細闡述了如何實施跨學科項目化學習。作者提供了具體的教學步驟和實施策略,讓我對這種教學方法有了更清晰的認知。同時,書中的案例也讓我有了深入的理解,我可以看到這些方法是如何在實際教學中發(fā)揮作用,幫助學生提升能力的。
??我對“跨學科項目化學習”的看法是積極的。這種學習方式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實踐能力,而且可以幫助他們更好地適應未來的社會需求。我相信,如果我們能夠有效地實施這種教學方法,我們的學生將受益匪淺。
??李涵清老師:最近讀了吳非老師的《致青年教師》。里面的很多觀點是我贊同并且需要學習的:教育是為明天的社會培養(yǎng)合格的人,所以教師必須要有理想;教育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讓未來的社會超越今天的文明,這就是理想。教育本身就是美麗的事業(yè),她呼喚人的理性追求,她呼喚建立美麗的人格,她當然需要理想。學生的學習過程,實質應當是盡可能有效擺脫教師的過程。
??張璐老師:本人有幸拜讀過陳教授的著作《邊教學邊讀書》作為一名教師,要從鉆研課程標準、熟悉教材、掌握教學流程等開始,落實好教學常規(guī)。要知道自己身上肩負著立德樹人的使命,應該對所從事的工作和自己的能力水平充滿自信。教師要成長,就必須尋找內(nèi)驅力——教師內(nèi)心深處對教育事業(yè)的使命感。一個教師真正的成長就在于他內(nèi)心的覺醒,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用心過好每一天。“問渠哪得清如水,為有源頭活水來”。讀書是最好的備課,要從讀寫實踐中汲取前輩和同人的智慧,提升自己的教學素養(yǎng),成為一名學生喜歡的教師。
??分享接近尾聲,由趙琨副校長進行了收尾總結。
??臨近期末,讀書分享活動歷經(jīng)幾次開展,諸位老師也是收益頗豐?!凹埳系脕斫K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希望老師們保持閱讀的好習慣,并將閱讀所得投入實際教學。
??讀書能啟人心智、撼動心靈、豐富人生;
??讀書能積淀學養(yǎng)、激動思考、指點迷津。
??讓我們與書籍攜手同行,開啟教育生涯的心靈之旅。相信通過大家的努力,我們的課堂將充滿智慧,我們的教育將一路書香,我們的生命將更加厚重深沉。
文字:四時讀好書組員
圖片:四時讀好書組員
編輯:趙藝澤
審核:趙琨 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