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擷一縷書香,溫暖春日時光。在教師的自我修煉中,讀書是必不可少的一課。在寒假里,九龍湖小學的老師們在張俊校長的帶領下,帶著“什么是跨學科學習?為什么要進行跨學科學習?怎樣進行跨學科學習設計?”等思考,開啟了共讀《跨學科主題學習設計與實施》系列叢書之旅。
為了促進教師在閱讀中共同思考,在交流中共同探究,在探究中共同成長,近日,九龍湖小學教師分組開展了“跨學科主題學習”閱讀分享交流會。
各學科教師從不同角度分享了自己的閱讀感受和見解,多方位地闡述了跨學科學習的內涵和意義。
語文組
劉曉倩老師圍繞《跨學科主題學習設計與實施(小學語文)》這本書,從不同視角分享了自己的讀書心得。她認為跨學科主題學習能充分加強本學科與其他學科之間的聯(lián)系,在深度融合中實現(xiàn)學科協(xié)同育人的聯(lián)動效應。作為一線語文教師,我們應該堅守語文學科本位的思想,積極尋找學科間的“跨點”,探索跨學科主題學習的實踐路徑,引導學生在多樣的語文實踐活動中,綜合運用多學科知識,發(fā)現(xiàn)、分析、解決問題,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yǎng)。
黃淑慧老師通過閱讀《跨學科主題學習設計與實施-小學語文》加深了對新課標下課程改革的理解與體會。感悟到如今的語文教學不再一味的注重語文知識的完整性和系統(tǒng)性,而是以語文知識為媒介,注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和全面素質的提高,在語文教學方面又有了新的體會和收獲。
繆雨倩老師結合具體課例向大家分享了跨學科學習的有效實施策略:立足整體,抓住不同維度,提煉學習任務。學習任務的提煉要基于課程方案、課程標準、校本資源及學生實際,能引導學生有針對性、全方位地去思考,不能只停留在單一角度。學習任務的設計要具有開放性,不能把學習任務拘泥于某一個固定的封閉主題上。任務的提煉要有層次性,不能只停留在解決低階問題上,還要有高階思維的探究,使學習任務有序遞進、螺旋上升,讓學生的思維更有深度,學習成果更有含金量。
李昕燁老師將閱讀《跨學科主題學習設計與實施》的心得感悟與《活在課堂里》一書相結合,分享了自己以科學思維視角對跨學科主題學習要義的理解??鐚W科主題學習以結構化的任務,促進學生整體式綜合思維發(fā)展;以生活化的情境,推動學生關系式思維發(fā)展;以多元化的評價,提升學生過程式思維發(fā)展。教師應不斷推進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教學方式的轉變,激活學生的生活經驗,調動學生參與跨學科主題學習的熱情,從而促進學生核心素養(yǎng)和科學思維的發(fā)展。
數(shù)學組
王瑩老師通過閱讀書中關于跨學科主題學習10個關鍵問題的解讀,分享了自己對跨學科的理解。王瑩老師指出跨學科主題的學習設置是跨越學科之間的界限,將跨界思維“可視化”;小學數(shù)學跨學科學習活動的內容主要體現(xiàn)在“綜合與實踐”領域中,但也要結合知識的自身特征、學生的學習基礎、學校的教學條件、本地的課程資源等情況,設計適切的跨學科要素;最后王老師結合閱讀對自己之前的跨學科案例進行了反思與迭代,真正做到了學思結合。
趙淑楠老師和大家重點分享了收獲和創(chuàng)新。收獲的是理解了在小學數(shù)學學科中設置跨學科主題學習活動的重要性,趙老師從社會需求、人類需求、學習需求三個方面作出闡釋。創(chuàng)新的是22版課標中將“年、月、日”調整到綜合與實踐領域,作為主題式學習的內容。趙老師通過閱讀書中跨學科主題學習的案例,結合課標對這部分內容的學習建議,設計了全新的跨學科主題學習活動“年、月、日的秘密——關于中國農歷,你了解多少”,并將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和教學過程給大家做了詳細介紹。
英語組
代文婷老師讀書分享的內容是第六章:跨學科主題學習任務設計之任務設計的關鍵環(huán)節(jié)。代老師把書中的任務設計關鍵環(huán)節(jié)和學校英語組設計的跨學科主題案例相結合,通過真實的案例反思了英語組案例設計時遇到的困難與困惑,并對“提出驅動型問題”這一環(huán)節(jié)提出了自己的疑問和想法,以及最后在書中找到答案后的豁然開朗。
科學組
周紅巖老師分享的書目是《PBL項目化學習的實施》。周老師認為只有創(chuàng)設一個能夠讓學生沉浸其中的真實的問題情境,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熱情,在多樣豐富的活動中去體驗去感受,從而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美術組
郝培璇老師結合美術學科,分享了如何用跨學科思維引導學生發(fā)掘藝術作品中的奇妙之處。各學科知識交叉融合,以有趣生動的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這種教學樣態(tài)不僅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更能培養(yǎng)他們的批判性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等核心素養(yǎng)。因此跨學科主題學習不僅適用于教育領域,更適用于整個社會。
本次“跨學科學習”閱讀交流活動,各位教師各抒己見,精彩紛呈。有思想火花的碰撞,有智慧經驗的分享。把“跨學科”真正地落地于課堂,有賴于我們每一位學科教師的行動加入??鐚W科學習是一個長期的探索過程,我們將繼續(xù)以跨學科整合為槳,以思維品質提升為舟,在跨學科學習之路上深耕細研,不斷預見新成長,讓通達成為學生成材的教育沃土。
掃一掃,分享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