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璐老師作為讀書小組代表做讀書沙龍活動主題分享。劉老師表示,今天的讀書活動主要圍繞《教師要懂的心理學》第四章“教師應知的心里韌性培養(yǎng)”展開交流,指出讀一本好書,就讓自己遇到一個良師益友,并號召大家行動起來,熱愛閱讀,廣泛閱讀,沉浸閱讀。隨著我國經濟和社會發(fā)展,人們對教育的期望越來越高,而教師面臨的壓力隨之越來越大,在高壓力下,部分教師非常焦慮,又不知如何恰當應對,從而導致工作倦怠。今天我們在此圍繞教師的心理韌性進行探討,暢所欲言。
與會教師圍繞教師心理韌性初探、城市教師心理韌性特征與提升策略、農村教師心理韌性特征與提升測試這三節(jié)內容進行了深度對話,并結合閱讀中的收獲與感受進行交流,分享閱讀趣事、暢談讀書感悟。
張翔宇老師率先分享自己對“教師心理韌性初探”這一節(jié)內容的看法。張老師對心理韌性這個名詞進行了細致的講解,心理韌性也被稱為“心理彈性”“抗逆力”“復原力”,指的是經歷逆境的個體其身心沒有受到嚴重損傷反而愈挫彌堅的現(xiàn)象。并提出教師心理韌性的危險性因素包括個體和環(huán)境兩個層面,保護性因素包括內部保護和外部保護。同時張老師也對于心理韌性給出了自己的對策和建議。他認為根據(jù)心理韌性發(fā)展情況可以將教師分為三種類型:應戰(zhàn)者、適應者和觀望者。也號召我們教師應該盡力讓自己成為應戰(zhàn)者教師,至少要成為適應者教師,不能讓自己淪落為觀望者教師。對于應戰(zhàn)者教師,張老師也給出了具體的含義,是對于教育工作始終充滿熱情與斗志,總是以積極的態(tài)度應對壓力與挑戰(zhàn),相信自己可以調動各種資源來解決面臨的難題,同時個人也收獲成長。張老師的精彩演繹讓閱讀生動起來,贏得了現(xiàn)場教師的陣陣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