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學活動于學生生命成長的意義遠遠大于研學本身給學生帶來的一時的快樂,它以寓教于樂的形式,以綜合活動的方式,以自由舒展的生命樣態(tài),讓學生在玩樂的同時獲得知識,受到啟迪,得到素養(yǎng),陶冶情操,鍛煉意志。學生因個體差異,從研學活動中獲得各不相同的收獲,無論如何,每個學生都會有收獲,而且他們各自的收獲都是獨一無二的——這應該就是教育應有的價值。
啟星中學開展的研學活動是其傳統(tǒng)校本課程的組成部分,一年一次或兩次,有計劃,有目的,組織嚴密,活動充分。今年的研學活動雖然已經(jīng)過去三周,但是留給學生的記憶卻是永久的,帶給他們的收獲是融入到生命成長的年輪里的。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陳思伊同學在研學活動中生發(fā)的感恩之情。如果沒有真實的研學活動,單純教育學生要懂得感恩,必然蒼白無力。當學生在活動中,看到如此多的人為他們付出辛苦的勞動時,其感恩之情自然被激發(fā)出來。
收獲五:感恩,因為值得感恩的人太多;在歡樂中,我看見付出者的辛苦,在快樂的同時,我向默默付出者致敬!
歡樂的背后
陳思伊
正值春季,我們學校組織了一場到方特的研學活動。現(xiàn)在回想起來,心中也還是被歡樂充盈著。但我們是否想過,在歡樂的背后是什么呢?
在研學還未開始時,校長和一些校領導們就已經(jīng)開始準備了,地點、交通、時間、收費都要在他們的考慮范圍內(nèi)。當方案確定后,班主任們也都要忙起來了:收費,與家長溝通……在出發(fā)前,食堂的工作人員還要為我們準備帶走的午飯,上千份,每份都精心包好,不知要花費多少時間。上了大巴車之后,司機師傅們也要投入到工作中,我們可以在車上玩手機、吃零食,可司機師傅只能專心開車,以保障我們的安全。
到了目的地,教官們就開始馬不停蹄地為我們整隊,帶我們進入樂園,他們還時不時清點一下人數(shù)。我們玩了許多刺激的項目:旋風陀螺、大擺錘、過山車、旋轉飛椅。在游樂開始時,工作人員們要為我們每一個人扣上安全帶,然后再一個一個檢查。如果但凡有一個人的安全帶沒有扣好,他們就必須把所有人的都解開,再重新扣上。這樣無趣的動作,他們一天要重復幾百上千次,只為了保障我們好的游玩體驗和安全。他們雖然很累,但面對游客總是百分百的熱情。
我們還去看了許多4D電影,例如龍宮奇遇、飛翔魔法城堡……他們就如同魔法,讓我們身臨其境,但這些都是假的,魔法城堡沒有“魔法”,“飛翔”也不可能真正坐在飛機上,這都是因為背后的設計者、建設者的努力。那么復雜的項目,不知他們用了多長時間設計它們,修建他們。
在這一天,令我最震撼的要數(shù)是“大風歌”了。它是一場真人表演,講述了漢高祖劉邦榮歸故里的故事。整場演出,演員們配合得非常好,沒有一點點誤差?!芭_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可知他們?yōu)榘炎詈玫囊幻嬲宫F(xiàn)給觀眾背后付出了多少努力。
如果沒有他們在背后的默默努力,怎會有我們今天愉快的時光?向默默無聞的工作者致敬。
看了這個孩子的研學后記,你會發(fā)現(xiàn)她把目光投向為研學活動付出的所有人,她滿懷感恩向他們致敬,她帶著感恩行走著自己的求學旅程。心懷感恩的孩子一定能收獲更多的值得感恩的愛與力量。
能夠感受世界的愛,懂得表達自己的感恩,這同樣是啟星中學“尚善”文化的內(nèi)涵之一。我們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讓孩子們學會感恩,讓他們的人生陽光滿徑。陳思伊同學的這篇短文帶給我們的思考是:如何進行感恩教育?最佳的教育路徑是哪一條?家長和老師,作為學生的引路人,都需要認真思考。
掃一掃,分享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