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本是智慧的載體,閱讀是心靈的航行,讀書是我們精神世界的綠洲。讓我們打開這本書,靜心感受文字的力量。徐州市柳新鎮(zhèn)李莊小學5月10日開展了讀書交流活動。
首先,由楊雯毓老師為大家分享《教師的解放與超越》第四章:幸福。尋求自己最適合的位置——李老師能在當了九年校長后繼續(xù)回到課堂中,做起班主任,可以看出李老師找到了自己最適合的位置,最喜歡的角色,又怎么能會產(chǎn)生職業(yè)倦息呢?甚至對李鎮(zhèn)西老師來說,教師的職業(yè)是幸福的,教師的幸福的確是其他任何職業(yè)所沒有的,書中說道:“當不少教育同行在抱怨當老師倒霉,發(fā)誓絕不讓孩子當老師的時候,我卻在享受教育的幸福。這份幸福是其他任何職業(yè)所沒有的,唯教師獨有?!弊x到李鎮(zhèn)西老師的職業(yè)幸福是和學生們各種各樣的回憶;是用心記住每一名學生或?qū)W生記得他;是用自己的言行正向改化學生;也許還是他真心的喜歡這個職業(yè)。但更重要的原因或許是“昨天的教育,此刻正在不知何處的遠方生根、發(fā)芽、開花.....
李老師在書中說:“從教36年,我的學生中有很多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材和杰出人士,他們令我驕傲;但我同樣感到驕傲的是他們中那些默默無聞但善良、正直、勤奮的勞動者。
而后張彬老師分享了自己的感悟。她想到了蘇霍姆林斯基的話“請記住,遠不是你所有的學生都會成為工程師、醫(yī)生、科學家和藝術(shù)家,可是所有的人都要成為父親和母親、丈夫和妻子。假如學校按照重要程度提出一項教育任務的話,那么放在首位的是培養(yǎng)人,培養(yǎng)丈夫、妻子、母親、父親,而放在第二位的,才是培養(yǎng)未來的工程師或醫(yī)生。”這是教育的真正含義,培養(yǎng)“人”就是教育的真境界。我們每一位老師都正是追求著教育的真境界,不問收獲地辛勤耕耘著每天的課堂,把種子播撒進歲月,等待著將來在不知何處的遠方傳來種子發(fā)芽的聲音,聞到種子綻放的芬芳。
最后,孫校長對本次讀書活動總結(jié)致詞,《教師的解放與超越》這本書是繼《自己培養(yǎng)自己》出版后,作者進一步思考的成果——教師如何實現(xiàn)自我超越?全書圍繞“觀念”“超越”“心境”“幸福”“智慧”“呼吁”“建言”等關(guān)“人”才是教育的最終目的,讓人們因我的存鍵詞呈現(xiàn),提出了諸如教育要有兒童視角、在而感到幸福等觀點,值得廣大教師細細研讀。他的教育理念是,樸素最美關(guān)注人性做真教育,幸福至上享受童心當老師。他和他的學生共同追求的人生境界是:“讓人們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李老師在書中談及,被記者問到:“您認為中國怎樣的教育才算理想的教育?”李老師說:“教師幸福,孩子快樂,家長滿意,一起成長?!边@段話說著輕松,但實踐起來真可謂是任重而道遠,非輕易能實現(xiàn)的,但卻給我們指明了方向。對于社會進步來說,教育當然有著重大的意義,但對教師和學生一個個生命體來說,教育就應該是浪漫,就應該是溫馨,是情趣,是詩情畫意……每一個教師都應該是教育童話的創(chuàng)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