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教師,我們不僅要傳授知識,更要引導學生思考生命的意義,幫助他們找到屬于自己的道路。同時,我們也要不斷審視自我,提升自我,保持內心的寧靜與堅定,成為真正的教育者。今天蘆葦書社的董校長便給我們帶來了《活得明白》這本書進行讀書分享,其中的哲理讓我們受益匪淺。
董校長從自己的角度以平實的語言為我們進行了分享,首先《活得明白》以平實的語言,深刻的哲理,引領我們思考生命的意義、自我認知以及如何在紛擾的世界中保持內心的寧靜與堅定。作為教師,我們每天面對的是一群群活潑可愛、充滿好奇心的孩子們,他們不僅是知識的接受者,更是我們生命意義的見證者。因此,活得明白,不僅是對我們個人生活的追求,更是對教育事業(yè)的負責。
接著,董校長從四個方面慷慨激昂的為我們分享了書中的哲理和他的見解:
一、自我認知:教育的起點。作為教師,我們往往容易陷入日常教學的瑣碎中,忽略了對自己的審視與反思。而真正的教育,是從了解自我、接納自我開始的。只有當我們清晰地認識到自己的優(yōu)點與不足,才能更好地規(guī)劃自己的職業(yè)發(fā)展,更準確地定位自己的教育角色。這要求我們不僅要關注學生的成長,更要關注自身的成長,不斷學習,不斷提升,成為學生心中的榜樣。二、生命意義:教育的靈魂。作為教師,我們的生命意義在哪里?是在于傳授知識的數(shù)量,還是在于點亮學生心靈的火花?書中給出了答案:真正的教育,是幫助學生找到屬于自己的生命意義,激發(fā)他們內在的動力與潛能。因此,我們的教學不應僅僅停留在知識點的灌輸,而應更加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和人文素養(yǎng),讓他們在探索中成長,在成長中找尋生命的價值。三、內心寧靜:教育的力量。作為教師,我們面對的是各種挑戰(zhàn)與壓力,如何保持一顆平和的心,是我們必須面對的問題。書中提到,內心的寧靜來自于對生活的深刻理解與接納,來自于對自我價值的肯定與堅持。只有當我們內心寧靜時,才能更好地傾聽學生的聲音,理解他們的需求,給予他們最真摯的關懷與幫助。四、實踐感悟:教育的實踐。在閱讀《活得明白》的過程中,董校長分享了他深刻的體會,教育不僅僅是一項職業(yè),更是一種使命與責任。作為教師,我們要時刻保持對生活的熱愛與好奇,不斷探索教育的真諦,努力成為學生成長道路上的引路人。同時,我們也要學會在忙碌中尋找平衡,保持內心的寧靜與堅定,用自己的言行影響學生,傳遞正能量。
總之,董校長的分享給我們帶來了深刻的啟示與思考。這不僅是一次心靈的洗禮,更是對教育事業(yè)的深刻反思與啟迪。讓我們明白,一起努力,為培養(yǎng)更多有理想、有擔當、有情懷的新時代青年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