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意漸濃,畫筆飛揚。3月13日清晨8點,徐州市銅山區(qū)新區(qū)實驗小學操場東墻邊,美術組全體教師手持畫筆、顏料桶,以藝術之名開啟了一場“為校園換新裝”的特別行動。經(jīng)過9小時緊鑼密鼓的集體創(chuàng)作,七面半墻體的巨幅體育主題墻繪在傍晚5點驚艷亮相,成為校園春日里最動人的風景。
精心設計:讓墻面“活”起來
此次墻繪以“躍動童年·強健體魄”為主題,時間緊任務重,3月11日下午接到任務,美術組連夜進行策劃研討。組長陳鼎老師介紹:“我們結合操場功能,將跑步、排球、網(wǎng)球、呼啦圈等七個常見體育項目轉化為卡通畫面,每面墻體對應不同運動。”設計稿歷經(jīng)三次修改,最終敲定明快活潑的藍、橙、綠主色調,既呼應?;盏某壬?,又彰顯運動活力。
接力繪制:畫筆不停,熱情不息
清晨的薄霧中,6位美術教師分工協(xié)作:有人負責勾線打底,有人專注調色上色,有人攀上腳手架繪制高處細節(jié)。教師們根據(jù)專長分片包干,又在關鍵環(huán)節(jié)集體攻堅。陳鼎老師為還原排球小將扣殺的動態(tài)感,反復調整人物姿態(tài)草圖;擅長水粉的楊逸清老師巧妙運用對比色彩,讓奔跑少年的身影仿佛躍出墻面;擅長人物造型的沙楠老師專注描繪網(wǎng)球少女動感姿態(tài),連球衣褶皺都流淌著力量感;青年教師趙逸文手持最小號畫筆,在為運動員繪畫出發(fā)絲的細膩紋路。。
分秒必爭:藝術匠心背后的堅守
為趕在放學前完成創(chuàng)作,教師們自發(fā)壓縮休息時間。午餐時段,大家輪流用餐,扒拉幾口快餐,便匆匆返回崗位;顏料沾上衣角、汗水浸透后背無人顧及。袁為為老師蹲著繪制體操彩帶時,顏料順著褲管滑落也渾然不覺。一年級教師牛泓蘇笑稱:“今天我們的‘運動量’可不比上體育課少!”午后陽光炙熱,教師們戴上草帽繼續(xù)作業(yè),路過學生自發(fā)送來的板凳,成為溫馨插曲。
成果初綻:墻面變身育人新陣地
傍晚時分,落日余暉映照下,七面半墻體煥發(fā)新生:奔跑的剪影、飛揚的呼啦圈、扣殺排球的弧線……動態(tài)十足的畫作吸引眾多學生駐足。校長李佳林在驗收時贊嘆:“每處弧線都藏著體育的韻律美。這不僅是美化工程,更是將美育與體育融合的鮮活教材!”
美術組用畫筆詮釋教育初心,以色彩裝點成長空間。這是藝術與體育的對話,不僅美化了校園環(huán)境,更將拼搏進取的體育精神繪入了每個孩子的心田。在這場春日里的藝術接力,讓教育的美好浸潤在每一寸墻面、每一次凝望之中。
撰稿人:牛泓蘇
攝影人:牛泓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