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和景明,繁華初綻。為緬懷革命先烈豐功偉績,弘揚愛國主義精神,進一步深化“培根鑄魂:普通高中‘四史’教育課程基地”建設,3月29日,大許中學高一年級舉行以“學黨史步履鏗鏘沂蒙行 強信念紅色基因永傳承”為主題的守正紅色研學活動。高一年級全體學生前往紅嫂家鄉(xiāng)旅游區(qū)、沂蒙山小調誕生地、大青山勝利突圍紀念館,展開“清明祭英烈”紅色研學活動。通過實地參觀、沉浸體驗、藝術表達等形式,師生們重溫革命歷史,感悟沂蒙精神,以行動致敬英雄。
高一年級劉豐超主任給全體學生明確了守正紅色研學活動意義,并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行為規(guī)范教育以及衛(wèi)生教育。
學生成長指導中心竇建主任提醒學生研學注意安全,要有時間觀念,一切行動聽從指揮;囑咐學生講文明,顯素質;研學要有收獲,要深入了解紀念館抗戰(zhàn)歷史,銘記抗戰(zhàn)英雄,研學后要認真填寫研學手冊等。
在紅嫂家鄉(xiāng)旅游區(qū),同學們參觀了沂蒙紅嫂的故事展館,通過文字、圖片、實物等多種形式,深入了解了沂蒙紅嫂這一偉大的母性群體在革命戰(zhàn)爭年代所做出的巨大貢獻。她們送子送夫參軍支前,舍生忘死秘密救護傷員,不遺余力撫養(yǎng)革命后代,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水乳交融、生死與共的沂蒙精神。
在沂蒙紅色影視基地,同學們沉浸式觀看紅色情景演出,更是化身抗日戰(zhàn)士,參與“跟著團長打縣城”情景劇,逼真的場景與互動演繹,藝術與歷史的交融,讓歷史“活”在眼前,點燃了學生的愛國熱情,讓紅色文化浸潤心靈。在《沂蒙山小調》誕生地。同學們參觀了各個展館,聆聽故事講述,重溫革命歷史,接受紅色教育洗禮,切身感受革命老區(qū)黨和人民水乳交融、生死與共鑄就的沂蒙精神,見證沂蒙精神在新時代的傳承與弘揚,感受沂蒙精神的磅礴力量,以實際行動傳承紅色基因,弘揚沂蒙精神。
下午,同學們到達了大青山戰(zhàn)斗遺址紀念館。蒼茫疊翠的大青山,記載了歷史的幾多變遷。坐落于其中的大青山戰(zhàn)斗遺址紀念館由大青山勝利突圍紀念館、紀念碑、紀念廣場、抗大碑林、紀念亭、烈士墓區(qū)及綜合報告廳等部分組成。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雄偉的“大青山勝利突圍紀念碑”,在紀念碑大理石基座上鐫刻著的英雄事跡,向大家述說著那段充滿血與淚的歷史,把隊員們拉回炮火紛飛的戰(zhàn)爭年代。
懷著對革命先烈們無比的敬意,學生代表為“革命烈士紀念碑”敬獻花圈,隨后全體師生為長眠于地下的英烈們肅立默哀一分鐘,活動在莊嚴肅穆的氛圍中井然有序地進行。
全體同學齊唱《年少的你》,以表達對革命先烈的緬懷、敬意和傳承革命精神的決心。
面對英雄烈士墓,學生代表向烈士獻詞,表達了對革命先烈沉痛的哀悼和深切的思念,以及繼承先烈遺志的拳拳決心。
全體學生共同舉起右手莊嚴宣誓:
熔石為甲,披焰成袍;八十一難,斗戰(zhàn)成佛;把握現(xiàn)在,決戰(zhàn)未來;吾志所向,一往無前。加油加油加油,必勝必勝必勝;加油加油加油,必勝必勝必勝;加油加油加油,必勝必勝必勝。
宣誓結束后,全體學生繞行紀念碑一周,用行動表達對烈士們的沉重哀悼之情。
全體師生在大青山戰(zhàn)斗遺址紀念館前大合影。
師生們有序參觀紀念亭、綜合報告廳等。展廳里陳列著歷史圖片、實物、景觀、油畫、英雄雕塑、大型浮雕、多媒體聲像片,每件展品都蘊藏著一段珍貴的記憶,那是大青山突圍戰(zhàn)中浴血奮戰(zhàn)的英雄們的青春剪影。
當青春與紅色相遇,歷史便不再是塵封的記憶,而是照亮未來的火炬。本次紅色研學之旅將思政課堂搬到歷史現(xiàn)場。這樣的研學之旅,必將在同學們心中播下愛國主義的種子,激發(fā)他們報效國家、奉獻社會的信念。未來,大許中學將持續(xù)深化紅色教育,引導青少年將革命精神內化為行動力量,爭做有理想、有擔當?shù)臅r代新人!